返回旧站
“川农大精神”20周年

    【师生篇】在疫情防控中体会川农大精神

    2020-10-08    作者: 何杰恒    审稿: jjxy    点击量:

        去年年底以来,新冠疫情肆虐全球,虽然经过十四亿人民数个月的齐心奋战,病毒在中国已经偃旗息鼓,但却依旧蛰伏在暗处,随时可能死灰复燃。川农学子必须责无旁贷的担负起属于自己的责任,扛起防控疫情的重担,在实践中绽放青春,在实践中践行川农大精神。

        在今年2月至3月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,我有幸通过了组织的考核,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志愿者。参与到了小区值守,外来人员排查,聚集人员劝导等工作。完成社区的志愿工作后,我又得知即将开学的母校需要志愿者,于是我又干起了“老本行”,提前返校成为了一名防疫志愿者。完成了学校交付的食堂管理、行李搬运与消毒等工作。得知小班需要成立疫情防控小组,我又毛遂自荐,担任了小班副组长,配合班主任老师进行常态化防控工作。虽然相比其他同学,我的日常生活虽然多了几份任务,但同样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满足感,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,是一个对人民有益的人。这些工作虽然微不足道,但却是我为大局工作所能尽的微薄之力。

        在漫长的防疫工作中,我看见了许多闪耀着光辉的普通人,他们有的是社区工作人员,有的是出租车司机,有的是母校老师,有的是学院团委的负责同学。他们不辞辛苦,不畏艰险,坚决完成着上级交付的任务,尽职尽责的守护着他人。在这些伟大而平凡的人中,我看见了川农大精神的光辉。所谓川农大精神,便是“爱国敬业,艰苦奋斗,团结拼搏,求实创新”十六个字,虽然简练,但却包含着崇高精神与伟大信仰,在实践中,我对川农大精神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:

        爱国敬业,便是要求人们热爱自己的国家,热爱自己的职业。在这次疫情中,中国人民普遍发挥了爱国精神,严格遵守着防疫规定,保护自己也保护着他人。学校的负责同学与老师们,以严苛的态度检视整个返校流程,查漏补缺,最终保证了一万多名返校师生的身体安全。无论工作多么辛苦,也没有见他们抱怨过,反而是更加精神抖擞的参与到了疫情的防控中去。

        艰苦奋斗,便是要求人们不畏艰难,迎难而上。病毒是看不见的敌人,可能藏在每一次呼吸中。在病毒的攻势下,许多国家投降了,放弃了,选择了“群体免疫”,“共生共存”。但伟大的中国人民绝不放弃,因为我们有伟大的党在领导着我们。亿万同胞联合起来,克服苦难,艰苦奋斗,封锁每一条可能的传播途径,不放过任何一点瑕疵。数个月过去了,疫情的销声匿迹展现着我们的成功,艰苦的奋斗终于收获了果实。

        团结拼搏,便是要求人们众志成城,齐力断金。疫情防控不是一个人的事,是所有人的重要任务。在严峻的防疫工作面前,没有一个人可以置身事外。团结,是上下一心的和谐。拼搏,是坚守岗位的付出。即便学校的防疫工作为生活增添了许多不便,但没有一个同学有过任何怨言,他们都严格按照学校的防疫规定,适应着新的生活作息。严格保持座位距离、严格按时填报体温、严格遵循进出路线、严格佩戴口罩出门……校园秩序井然,师生团结一心,这就是川农大将病毒隔绝于校门外的“秘诀”与“法宝”。

        求实创新,便是要求人们讲事实,信科学,努力创新消灭病毒。在疫情浪潮中,某些国家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,居然宣称新冠疫情是“富人消灭穷人的阴谋”。主张封锁国家,科学应对疫情的专家遭到死亡威胁,而宣称疫情“没什么大不了”的言论却甚嚣尘上。民众拒绝戴口罩,拒绝保持社交距离,拒绝停工停学。这些拙劣表演让我们不禁汗颜,这就是不讲科学的表现,而这些民众也为自己的盲目付出了代价。在这时,我们更应当高举求实创新的大旗,“在战术上重视,在战略上藐视”,保持“人类一定能够战胜新冠病毒”的信心;相信科学,尊重科学,最终才能战胜病魔。

        在实践与思考的过程中,我发现,川农大精神起源于川农,但并不局限于川农。它随着一代代川农人的生活,像蒲公英一样,传播到了五湖四海,传播到了各行各业。川农大精神是可贵的,它彰显着爱国主义、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,是川农学子的宝贵财富。我们要利用好这一精神财富,将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。


    Copyright © 2015 beat365正版·(亚洲版)官方网站 - 登录入口 版权所有